江蕙的口水歌與娛樂性

民生報/王祖壽

江蕙唱口水歌,有兩件值得歌壇注意的事。第一,一張唱片要怎樣引起 人們的注意,也就是一張唱片的宣傳要何時做起?一般而言,唱片在錄 音完成,排定出片流程之後,唱片公司決定宣傳策略(或蕭規曹隨), 在唱片推出之前開始發動攻勢。

江蕙要不要唱口水歌,該不該唱口水歌,一年之前就廣徵各方意見 ,首先引發第一波討論,用議題式推動新唱片進度,也等同暖身宣傳 ,早在一年之前發動,前所未見。當然,這建立在兩件事上,第一 ,歌壇天秤輕重有別,江蕙以『歌后』之尊唱別人唱過的歌,為尊 者『移樽就教』,才有討論的空間,而位階必須是公認,也才能形成討論的價值。第二,江蕙成名之後,長期累積的都是新歌唱片,從來沒有唱過口水歌。 這張唱片從一開始就營造了話題性,選歌是中期另一波高潮,江蕙會選唱誰的歌?選唱對手有對手的懸疑,選唱晚輩有晚輩的含意,選唱前輩有前輩的敬意,就像沈文程(舊情也綿綿)說:『萬萬想不到,江蕙這次竟選上了它,真是倍感榮幸』。 

這建立在江蕙金口一開,歌曲無論在可聽性與版稅都可望登上『績優股』,選歌能成為一波宣傳,也只有極少數如江蕙有此光環。 第二,正視唱片裡的『娛樂性』。 唱片界有各式各樣的音樂圖騰,一張唱片的娛樂性往往被忽略,一張沒有娛樂性的唱片,如何贏得市場青睞呢?這也是『金曲獎』某些評審喜歡的唱片,夾在意識型態與音樂理念之間,難以與市場溝通的原因。 

太平盛世時市場認同也許不屑一顧,但如今業績卻是活命之鑰,『娛樂性』就成了經營一張唱片的焦點。『娛樂性』不等同媚俗,『娛樂性』是提升人們聽覺的愉悅滿足,江蕙唱口水歌這件事,意味著一付金嗓乘以耳熟能詳的旋律,加上改造原曲基因的效果,人們的期待其來有自。 用這三點來檢視江蕙的口水歌,她選擇一條中規中矩的路線,這從編曲可以加以印證。

除了人聲和音樂取代樂器伴奏的『再會啦,心愛的無緣的人』(像陶吉吉/夜來香),以及把副歌唱腔改成開場前奏的『空笑夢』,類似小幅調度之外,基本上江蕙並無意顛覆。 相形之下,江蕙的口水歌集中精力在選歌上,應該說江蕙在意的是怎樣挑選別人唱過的歌卻不失她的品味?因此她幾乎都從國語詞曲作者與歌手作品取材,這樣的基調與定位,講求的是賦予台語歌曲意境上的昇華,純以『娛樂性』角度而言,如果撇開調配作用的快歌『鼓聲若響』、『無人熟識』不談,直到第九首『繁華攏是夢』才出現。 

當然,江蕙詮釋歌曲的功力已經是『全民認證』,他賦予這些口水歌再受青睞的生命力也 無庸置疑,但口水歌無關品味,何妨讓負擔過多亦是風格的耳朵,為娛樂而娛樂,輕鬆一下?

回前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