演唱會評》江蕙演唱會教我們的事   >>2008.4.23


【聯合報╱王祖壽】
江蕙演唱會成功首在選歌。「博杯」抒情大器,「感情放一邊」中板演歌,「夢中之歌」輕快恰恰,這開場3曲就變換了不同時期3種曲風,等於宣示歌手累積深廣的原唱歌路。

隨後無論是唱片雋永小品,或古早台灣歌謠,或以一首接一首展現爵士探戈,或藍調搖滾,或人聲吉他演繹,或國語日語,展現江蕙全方位歌路一路著墨甚深,也是提升一場演唱會不同聽覺的必要鋪陳。

三分之二場之後,江蕙拉開國民歌后的魔袍,「愛我三分鐘」一路而下,「傷心酒店」萬民KTV,「家後」夫妻感慨,「落雨聲」子女掩面,「斷腸詩」情人夢醒,「藝界人生」接「美麗的交換」自述交心,安可曲「惜別的海岸」、「你著忍耐」勾動多少回憶,「酒後的心聲」台語國歌最後壓軸,一連十首連珠炮,支支金曲如璀璨煙火,都在江蕙千錘百鍊的細膩聲腔中一一收服人心。 

於是,我們在小巨蛋的演唱會裡,聽到久違的掌聲,那是由衷的讚賞,而不只是歡迎著迷偶像的叫喊。江蕙一場近3小時表演下來,聲音線條依然清晰,歌詞一如CD無誤,背後是她反覆排練,為演唱會長期持續跑步練氣的收成,說明歌手平日下了怎樣的功夫,演唱會的地位就到那裡。

於是,我們在小巨蛋看到左鄰右舍,有人開口齊唱,有人感動流淚,彼此雖不認識,但無分族群,無論母語,透過江蕙的歌聲,都融合在彼此相通,心意向善的磁場裡。這是歌手打破演唱會藩籬結構,為演唱會市場重塑新定位的重要一役。 

但是,這麼多原唱原音重現的金曲齊聚一堂,並不是江蕙一個人能完成的,我們聽到幕後的創作者,這多年點點滴滴為江蕙打造出金曲巨塔的斧痕。沒有董家銘,就沒有「你著忍耐」、「惜別的海岸」;沒有童皓平,就沒有「酒後的心聲」;沒有鄭進一,就沒有「家後」;沒有周杰倫與方文山,就沒有「落雨聲」;沒有陳子鴻與武雄,就沒有「博杯」。

江蕙演唱會讓我們看見音樂人、製作人、樂手重返崗位,營造殿堂級的娛樂饗宴,而不是在電視選秀節目裡品頭論足覓出路,一切回歸到腳踏實地的專業,我們更看到4萬2千多位不分族群的男女老少,沈醉在蕩氣迴腸,淒美動人的歌聲中,江蕙初登場,透過音樂,讓台灣找回昔日的文化之美,情感價值。 

【2008/04/23 聯合報】


回前一頁